可持續投資專家智見(2022年第二期)活動順利召開
為進一步推動綠色投資理念,壯大可持續投資力量,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綠色與可持續投資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推出可持續投資專家智見系列活動。近日,可持續投資專家智見(2022年第二期)于線上順利召開,活動主題為“碳中和、綠色金融、轉型金融的發展趨勢與國際合作”?;顒佑晌瘑T會主席、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小薏女士主持,協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黃麗萍女士致辭,委員會顧問、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先生作專題演講。

在開場致辭環節,黃麗萍副秘書長表示,近年來主要經濟體努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政策框架和監管規則,并取得很多實質性進展。與此同時,可持續投資也存在很多困難與挑戰,包括不同目標間的長短期矛盾與沖突、ESG投資倫理的復雜性與濫用、碳披露與碳定價的定量化等問題。協會自2017年開展ESG投資研究,推動優化投資倫理與投資行為,改善實體經濟發展路徑,希望通過可持續投資專家智見系列活動,推動前沿思考和深度討論,激發更多智慧,引領行業核心價值觀。
在專題演講環節,馬駿先生以《碳中和、綠色金融、轉型金融的發展趨勢與國際合作》為題發表精彩演講。他表示,氣候變化會帶來干旱、物種滅絕、海平面上升等嚴重后果,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巨大貢獻。他認為,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應大力發展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綠色金融有四大支柱:界定標準、環境信息披露要求、激勵機制和綠色金融產品體系。近年來,我國綠色金融體系發展迅速、不斷完善。但在傳統的綠色金融框架下,轉型活動尚未得到充分的金融支持。因此,構建轉型金融框架是順利落實“雙碳目標”的必要選擇和急切需求。馬駿先生分別介紹了國際和國內市場在構建轉型金融框架方面取得的進展,但目前仍存在缺乏界定標準、缺乏明確的信息披露要求、金融工具單一、缺少激勵機制、“公正”轉型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等問題。不論是綠色金融還是轉型金融,目前主要集中在貸款、債券領域,資產管理行業、股權投資有很大的作為空間。隨后,馬駿先生分析了碳中和過程中的投資機遇與風險,綠色低碳投資需求巨大,能源向綠色轉型將明顯提速,綠色建筑等領域發展前景廣闊,但需注意環境和氣候相關的轉型風險與物理風險所帶來的金融問題。此外,馬駿先生就我國在氣候變化、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合作和最新進展進行了分享,并針對金融機構未來在公司治理、戰略目標、政策及業務流程、產品創新等方面的規劃與發展提出了意見建議。
在交流問答環節,黃小薏女士就當前綠色金融領域的熱點問題與馬先生展開對話,并回應了聽眾提出的問題,內容涵蓋轉型金融政策舉措、G20可持續金融合作落地實施、未來可持續金融產品信息披露等。